华西护理学院
四川大学 English

抗疫随笔

时间:2020年04月08日 16:27   来源:华西护理学院   

程一帆

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017级本科生

一场突入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本平静的生活,“众志成城”,“齐心抗疫”成了当下热词。大年初一刚过,父母便被双双召回工作岗位,日日夜夜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后来,学校的老师们、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批批医护前辈赶赴前线,支援武汉。分离病毒,筛查基因,研制疫苗,前辈们在前线与后方齐发力,只为尽快消灭此次疫情,使我们的祖国恢复该有的祥和与平静。身为中共预备党员,看着身边的亲友师长为疫情防控工作前赴后继,我是不是也应该为抗疫做些什么?怀着这样的心情,我走上了抗疫的志愿者岗位。

岗李村在我的家乡郑州市惠济区,一个正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都市村庄,由原有村民和许多外地来此打工的租户组成,共有三千多人,人员结构复杂。通向村子的有东南西北四条大路,每个路口都设有防疫卡点,严密把控来往行人。在这些卡点上,有村委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妇联主任牵头带领的,由村民自愿组成的防疫队伍驻扎。防疫人员三班倒,8个小时一班,每班有六个抗疫卫士。由村妇联主任组织的抗疫娘子军便是我所在的志愿队伍,在此期间我每隔一天一站岗,驻扎该村东大门,主要负责为出入卡点的来往行人测量体温。

岗李村东大门防疫站点

新手上岗

我所在的这一班除了有由村妇联主任组织的抗疫娘子军团,还有来自村里的两位伯伯坐守路两旁为来往车辆喷洒消毒液,还有两位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负责人员统计和外来人员登记,并配备一名区政府下沉科级干部负责督导与处理应急事件。第一次出来的时候,我还在社区办了一张临时出入证。来到卡点,阿姨伯伯们都觉得我一个小女生不应该在这里。当时外面天气还很寒冷,他们总是会喊我进屋去避风,但我觉得我已经是年满二十岁的成年人了,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大家能做到的事情我也能做,便没有移动,继续我的工作。我觉得在全国正接受疫情考验的关键时期,能贡献一点自己微薄的力量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了。在三个小时的初次尝试中,我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新奇,大概真的是闷在家里太久了,终于有了外出活动的机会,最重要的是觉得这是一件很有使命感且光荣的事情。在岗位上的叔叔、阿姨、伯伯们一天8小时不停值勤,从大年初一开始就没有休息过一天。登记、出示身份证或出入证、测体温、车辆消毒,这是自防疫以来每天的标准动作,他们的辛苦付出是我所远远不能比拟的,这更坚定了我想要继续坚守岗位的决心。第一次站岗结束后,我便申请换上了一张长期出入证,每隔一天在下课后或者没课的时候来到防疫卡点上,带上党徽、口罩、帽子,穿上志愿队服进行值守活动,5点到7点钟这个时段是人们进出卡点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段由我来上岗,刚好可以让卡点值勤的相亲们到板房里吃点工作餐。

微信图片_20200325181003

工作场景

投入工作

随着复工复产的进行,来来往往的人员逐渐增加,他们基本都很配合防疫工作,愿意停下来花时间扫码测体温,但是也有个别的不配合的人横冲直撞,一点没有减速的意思。伯伯们安慰我说,没事,他们记住是谁了,下次一定拦下好好批评教育。另外,我发现不管是打工的、老年人还是小朋友,不论是医用的、布艺的还是自制的,来往行人无一不佩戴口罩,对于家庭困难,口罩破旧的人员,站点的工作人员会自发将准备自用的口罩送给他们,因为站点的口罩也非常稀缺,大家也基本是两到三天才更换一次,对此让人感到非常暖心。

在岗位值勤的时光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与难熬,一段时间以来和值岗的叔叔阿姨们逐渐熟络了起来。最喜欢的便是听门口的两位伯伯讲村中趣事,因为是本土村民,他们仿佛对村里的每一个人都知根知底,凡所经过的村民,他们都能侃上几句,说个来头或者故事,起一个话头,便你一句我一句的聊得火热。其中也不乏有村中熟络之辈经过时插科打诨,开几句玩笑话的,有时伯伯边工作还顺口来几句豫剧,也给单调的站岗时光带来了一些乐趣。因为我在这里是年龄最小的,大家对我都很照顾,叫我站累了就休息儿,还怕消毒水喷到我,在我去测体温的时候特别注意喷洒角度,也怕我饿,总是让我进值班室去吃些东西喝点水。卡点上的村民们很淳朴,他们善良无私,在疫情面前没有抱怨,没有逃避,关键时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勇跃报名站出来保护村民,守护着这个村落。

致谢,致敬

防疫卡点上同志们辛勤的付出村民们有目共睹,一些门店的商户纷纷来到站点捐献物资,今儿个附近面包店的阿姨拉来了几箱新出炉的面包,隔天就有凉皮店的小哥送来几碗精心制作的镇店凉皮,还有村里开小卖部的叔叔,每次在门口卸货都会留下一箱矿泉水,免费给站点补充物资。来来往往的村民也是今天你一把青菜,明天我一袋橘子,几个桃梨,他们尽着自己的微薄之力,表达着对站点工作人员的敬佩与感激。

微信图片_20200331121133

好心人和村民送来的美食

艰辛,坚持

除了这些片刻的美好与快乐,伴随站点更多的是坚持与艰辛。刚开始几天气温还低,每到晚上,寒风习习,真的非常冷,但我还是要坚持在露天岗位上。到了后面天气转暖,却也躲不过午后那一会儿灼热的阳光。负责消毒的两位伯伯虽然穿着防护衣,但也不免会被消毒液洒在皮肤和衣服上,每次村里领导来,他们总是打趣到“这双鞋又要不行了,你可得给我们买新鞋呀。”说实话,在之前我很喜欢吃泡面,经常买些做宵夜,但是经过这一段时间,我真的短时间内再也不想吃泡面了。经典红烧、藤椒、番茄、黑胡椒等等,在这里我真是见到了有史以来最全的方便面口味,经常一碗方便面配一根火腿肠就是大家的一顿饭。站点上,聊一会聊累了,便会集体陷入沉默,发着呆,想着事,望着这条路,静静的等待下一个话题的开启者。

微信图片_20200325021946

站点夜晚

一个发热案例!

3月23日,周五,一个特殊的日子。区政府下沉的领导下午去开会,回来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防疫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告一段落了,办事处派来的工作人员和带班领导若所负责站点没有隔离人员便可以暂时撤离,回到原来的单位工作。这同时也意味这场抗疫战争快要迎来尾声了。不过就在消息宣布没多久,一个外地返回的村民,被测出了发热症状,大家刚稍微放下的心又瞬间提了起来,工作人员当即把他隔离,使用水银体温计再次测量,还是发热!紧急通知村领导,护送该人员去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测。送走他之后,大家依然有序的进行着手中的工作,没有慌张也没有退缩,给他测体温的叔叔打趣道“他这要是中标了,我们也得被隔离,我刚跟他说话可不到1米远的距离”,说归说,卡点上没有任何人有一句抱怨,大家在来之前,就早已做好了这个心里准备。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等待,村妇联主席骑着电瓶车从医院返回,“没事”她大声说,大家都被她吸引过来,“医生亲自打来电话了,说没事”,听到妇联主席的话,一颗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一切如常,岗李一切依然安好。

又经过几天的稳定,我向村妇联主任辞去了志愿工作。我省的疫情防控级别逐步下调,我的学习任务也逐渐加紧,打算回去安心学习,领队的阿姨很理解我,感谢我这一段时间在岗位上的帮助。当我说到,我想写一篇关于在卡点上的志愿感想有些问题想要咨询时,阿姨非常热心地给我做了详细解答并提供了大量图片资料。最后,她将洗干净的志愿者工作服赠予了我一件,留作纪念,我的抗疫志愿工作正式结束。

志愿队服留念

这段难遇的经历,是我成长道路上的特殊一课,历时难忘,它将会成为激励我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不竭动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