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研看世界(第19期)|《中国医院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现状:一项横断面研究》
文章标题
《中国医院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一项横断面研究》
《BreastfeedingeducationinChinesehospitals:Across-sectionalstudy》
文章发表情况介绍
该文章由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2020级博士生黄川雅为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罗碧如教授为通讯作者,于2022年6月在InternationalJournalofNursingStudies(影响因子:6.612;中科院分区:护理1区/医学1区;JCR:1/125,Q1区;Top期刊)期刊上发表。
第一部分:文章内容解读
研究背景
母乳喂养直接关系到人类健康和国民素质。近年来,在国家的各项政策支持和努力下,我国的母乳喂养率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据研究显示,目前我国的早开奶率和6个月内的纯母乳喂养率仍不理想。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能有效地提高母乳喂养率和母亲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医院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主要提供者,了解我国医院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现状能帮助医务人员更有针对性地设计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因此,本研究旨在调查我国医院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并分析早开奶率和出院前的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因素。
研究方法
2021年4月—2021年7月,采用分层抽样与便利抽样相结合的方式,选取我国28个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并加入了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分会的2941所助产医疗机构进行线上问卷调查。按等级划分,其中1905(64.8%)所为三级医院,1036(35.2%)所为二级医院;按类型划分,2242(76.2%)所为综合医院,699(23.8%)所为专科医院。
本研究基于相关书籍和文献,以及WHO所推荐的Evidenceforthetenstepstosuccessfulbreastfeeding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包括3个部分:①医院的基本情况;②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具体情况;③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该调查表的CVI为0.98。
采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由本课题的主要负责人对调查员进行问卷填写与回收的注意事项、问卷质量检查等相关的培训。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将问卷通过邮件或微信群发送电子问卷链接给各医疗机构的产科或产房护士长,并通过电话及电子邮件对问卷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由同一调查员进行问卷的回收和审核。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问卷后台设置每个IP地址仅可提交一次问卷,对数据明显有逻辑错误的问卷进行剔除。
研究结果
共有2941所医院被纳入数据分析。86%的医院的助产士和护士在工作日白天提供母乳喂养教育。关于如何处理乳腺炎(80.8%)和断奶方法(71.5%)的信息则很少提供给孕产妇。医院通常通过产前健康教育和床边健康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其中,34.2%的医院使用了APP等方式来提供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医院开展母乳喂养教育的主要障碍是缺乏专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人员(43.3%)和投入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资金有限(42.5%),这也影响了出院时的纯母乳喂养率。此外,缺乏专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人员(OR,0.372;95%CI,0.235–0.589)与早开奶率相关。
第二部分:研究结果对实践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助产士和护士是母乳喂养教育的主要提供者,且健康教育通常是在工作日的白天进行。然而,断奶方法和如何处理乳腺炎的信息较少被提供给孕产妇,这可能会导致部分产妇不恰当地停止母乳喂养。大多数医院选择以产前教育和床边健康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母乳喂养教育,较少使用APP和微信公众号等方式。缺乏专门从事母乳喂养教育的全职工作人员和缺乏资金是医院开展母乳喂养教育方面的主要障碍,这也影响了早开奶率和出院时的纯母乳喂养率。此外,空间不足也不利于出院时的纯母乳喂养率。因此,医院应确保有足够的全职员工、资金和空间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以改善母乳喂养结果。
第三部分:专家点评
母乳喂养不仅有助于婴儿的健康和成长,也有助于母亲的身心健康和自我效能的提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能够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和技巧,对保障母婴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医疗机构是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重要推动者,各级医疗机构都在加强对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指导和支持,包括开展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供母乳喂养支持、建立母乳喂养热线等。本研究调查了中国医院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实施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医院早开奶率和出院前纯母乳喂养率的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医院从多个方面提供了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多数医院的健康教育由助产士和护士提供,并且将孕产妇及其家人也纳入到了健康教育中。然而,研究也发现医院在提供乳腺炎和断乳方法等方面尚存欠缺,需要进一步加强。同时,本研究也指出了医院需要解决缺乏人力资源、资金和提供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的空间等方面的问题,为中国医院更好地提供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专家简介
何红姑(HeHong-gu):新加坡国立大学李陈爱礼护理学中心(NUSNursing)终身教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及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主任以及妇幼保健护理研究学科带头人。她是国际知名护理学专家,在国际护理界具有影响力,是美国护理科学院院士,并任东亚护理学者论坛(EastAsianForumofNursingScholars,EAFONS)理事会常务理事。主持/主研国际国内课题40余项,获得课题资助超过1790万SGD(约¥9200万),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2篇,主编/参编书籍13部,担任InternationalJournalofAdolescentMedicineandHealth等杂志副主编及多本国际顶级期刊编委会成员,被斯坦福大学评为2021年全球前2%的高被引学者。
第四部分:通讯作者、第一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罗碧如:护理学硕士,公共卫生博士,主任护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主任,中华护理学会产科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护理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助产分会副主任委员兼助产科研学组主任委员,四川省护理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从事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科研及护理管理工作30余年,研究方向为妇产科护理、助产。曾公派到加拿大MountsinaiHospital做访问学者一年。为JournalofInternationalNursingScience及中国护理管理杂志、中华现代护理杂志、护士进修杂志等编委/审稿专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46篇;主编及参编教材、专著27部;主持及参与各类课题21项。
第一作者
黄川雅,2020级护理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围产期护理和助产学,目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7篇,其中6篇为SCI索引论文,1篇为中文北大核心期刊。曾获多项荣誉,包括4次“国家奖学金”、“四川省优秀毕业生”、“四川大学博士创新奖学金”、“四川大学优秀研究生”等。共参加7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做大会发言,其中包括3次ICN大会发言。目前正在CSC资助下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培养。
【关闭】